藏医藏药已有2000年左右的悠久历史,是祖国医药学伟大宝库的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我国许多省区如内蒙、云南、四川、甘肃、青海等地,均有广大的藏医工作者为保障人民的健康积极地工作着。而藏医的古典医籍《四部医典》是部具有指导意义的经典著作。现将藏医藏药的形成和发展以及《四部医典》的内容介绍如下:
根据历史记载:公元前几个世纪,藏族劳动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,就已认识到动、植、矿物的某些部分有着解除身体病痛的作用,认为"有毒就有药"(《以论布嘎场》木刻版,第7页)。其后又有了用酥油止血,青梨酒糟治疗外伤的知识。随着人民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生产的发展,而逐步积累起了丰富的藏医药经验。
早在公元6世纪那木日松赞时,从祖国内地传来了历算和医学。据《藏区王臣记》记载,公元7世纪,藏王松赞干布统一藏区高原,建立了强盛的吐蕃王朝。唐太宗为加强汉藏两族关系,把folding beach chair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。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人藏时,曾带来大批书籍和百名工、技、艺人员(包括汉医)。其中就有"治四百零四种病的医方百种,诊断法五种,医疗器械六种,医学论著四种……"(《吐蕃王朝世系明鉴》木刻版,第50-54页)。这批医书由汉族医生马和德瓦和尚与达马郭嘎等译成藏文(《医史廓部》第77页),取名《医学大权》。公元710年,唐中宗时,金城公主嫁到藏区,再次带来了大批医药人员和书籍,并且由和尚马哈也那和藏族翻译家别加扎那将《月王药诊》译成藏文,从而使汉医和当地的传统藏医相结合,为藏医学的理论奠定了基础,并对藏医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。
著名的藏医学家玉妥宁玛.云旦贡布于公元708年生于堆龙给纳。他原为赤松德赞的保健医生,25岁那年在桑也地区认真学习了邻近国家的医学,并且拜著名的中医东松嘎瓦为师,向他学习了治中风和中狗毒等医术。公元8世纪他到藏区阿里、山南以及康定等地研究和总结民间藏医的经验和医术,同时他还到印度、尼泊尔、巴基斯坦以及内地的五台山等地研究医学。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编著成藏医最著名的古代医学《四部医典》,同时还编写了《实践明灯》和《经验明了》等三十多部医学论著,从而使藏医有了较完整的理论基础。《四部医典》后来又经过许多医学家的注释、整理愈趋详明。公元11世纪五妥的后代--新玉妥(玉妥莎玛)又参考和吸收了内地传来的《月王药诊》的精华,如"阴阳五行""五行生克"等等,并且还参考了外来医学《八支》和《它的注解》、《月光》等医书,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《四部医典》的内容。
15世纪以后,藏医开始形成南北两个学派,北方以强巴.南杰查桑(1395年)为代表主要总结了北方高原地区多风湿的临床经验,编著了总则本的注解《事续极明》和论述本的注解《于露流水》、后续本的注解《所需所得》。另外米尼玛.通瓦顿旦也编写了不少医学书籍。
南方以舒卡.年姆多吉(1439年)为代表,根据地处河谷的特点,擅长使用清解药物治疗温热病。这两派的共同特点是依据《四部医典》有关人体解剖脏腑测量的论述,绘制了两派风格不同的医药学挂图。他们的医著有:舒卡?年姆多吉的《藏箱之四部医典》和注解《细经函八一百多年后舒卡.罗珠给布为了寻找工受的医著到娘麦地区,他终于找到了新玉妥的《金注四部医典》。他据此结合南方的特点进行总结和探讨,经过四年的努力,编写了著名的《祖先口述》这本医著。在1573年终于产生了藏医最早的刻版《扎当居悉》(扎当是地名,居悉是《四部医典》)。
五世达赖时,《扎当居悉》正式在布达拉宫刊行。此后德斯.桑杰加措又进一步参阅了《月王药诊》和《八支精要》、《月光》、《毕吉黄色经函》、《教诲明灯十三条》、《大小干露精华》、《十八分支》,尤其是参考了玉妥的《亲手翻阅书》和舒卡.年姆多吉的《藏箱之四部医典》,另外还根据宗嘎、岗布、达旦、波车等版本,于1678年重对《扎当居悉》进行了校对和修订,刊印了更确切的《四部医典》,并编写了一部《四部医典蓝琉璃》、对《四部医典》进行了全面整理和注释。该书于1689年在藏区发行,成为"标准"注解本。后来又召集藏区的名画家并搜集了各地药物标本,于1704年绘成79幅彩色医学挂图。其中一些医学挂图较前有所改进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。
18世纪以后,藏医学陆续有一些论著问世,最著名的则是1840年帝马?丹增彭措所著的《晶珠本草》,作者通过实验和调查,搜集药物达2294种,除去重复或加工炮制的药物外,实收药物达1400多种。该书对药物性味、功能描述很详,可谓集藏医本草学之大成,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。
1889年十三世达赖时,又重刊了《四部医典》。1892年以吴登坚?旦增加措和班旦平措等人对《四部经典》进行词句补充和文法修改后成为《药王山版本》(即医学利他寺版本)。解放后由政府交给现在的拉萨藏医院保存。
《四部医典》内容简介
《四部医典》的第一部:《总则本》共6章,有彩色挂图4幅,它概括介绍人体的生理、病理、诊断及治疗的一般知识。第二部:《论述本》共用章,有彩色挂图35幅。它详细介绍人体生理解剖,疾病发生的原因及规律,卫生保健知识,药物性能,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等。第三部:《秘诀本》共92章,有彩色挂图16幅,专门论述各种类病的诊断和治疗。第四部:《治疗本》共28章,有彩色挂图24幅,介绍脉诊和尿诊,各种方剂的配方,功效和用途,以及外治疗法等。《四部医典〉内容很广,归纳起来可分为:一、基础理论;二、生理和解剖;三、诊断疾病的方法;四、治病的原则;五、预防和治病;六、药物。现分别概述如下:
一、基础理论
藏医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三大因素:"龙""赤巴""培根";七大物质基础:饮食精微、血、肉、脂肪、骨、骨髓、精;三种排泄物:大、小便及汗。三大因素又支配着七大物质基础及三种排泄物的运动变化。在一定条件下,上述三者保持着相互协调,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能的活动。
"龙"译成汉语是"气",它的功用是生呼吸、肢体的活动、血液循环、五官的感觉、大小便的排泄、帮助分解食物并输送饮食精微等。因龙所在部位和功能不同,又分为下述的五种龙:1.维持生命的龙(索增龙);2.上行的龙(紧久龙);3.普遍存在的龙(恰不欺);4.主消化的龙(麦娘姆龙);5主排泄的龙(吐塞龙)。
"赤巴"译成汉语是"火",它的功用主要是产生热能并维持体温,增强胃的功能,使人知饥渴、能消化、长气色、壮"胆量"、生"智慧"。按赤巴所在部位和功能的不同,又分为主消化的赤巴(赤巴觉久)、主变色的赤巴(赤巴同已)、润泽皮肤的赤巴(赤巴多塞)等五种。
"培根"译成汉语是"水"和"土",它的功用主要是磨碎食物,增加胃液,使食物易于消化吸收;司味觉,供人以营养和输送体液、保持水份;长肌肉、润皮肤、调节人的胖瘦;使睡眠正常、性情温和等。由于培根所在的部位和功用的不同,又分为保持水分的培根(培根登及)、磨碎食物的培根(培根疟及)、品味的培根(培根娘及)、使人知"满足"的培根(培根寸及)和润滑关节的培根(培根局尔及)五种。
龙、赤巴、培根虽各有其功能,但并非彼此孤立的,而是互相协调统一地进行活动。例如,人的消化功能,先由培根疟及磨碎食物,继则由赤巴觉久将被磨碎的食物加以腐熟分解,麦娘姆龙负责"过滤",分别清浊,使糟粕移入大肠,精微则被人体吸收。
七大物质基础中以饮食精微为最重要,因为其他六种物质均由它转变而成。血能滋润身体并维持生命。肉似围墙,能保护身体。脂肪能柔润身体,悦气色。骨为支架,骨髓能生精,而精的功用是生殖。至于大、小便及汗三种排泄物均系排除体内废物。汗则尚有温润皮肤的作用。
在正常人体内,三大因素、七大物质基础及三种排泄物之间保持相对平衡。一旦内外环境变化,平衡破坏,将会引起疾病。特别是龙、赤巴、培根中某一种因素的功能亢进、低下或互不协调,不仅可引起龙病、赤巴病、培根病,而且还是造成其他疾病发生的原因。
龙、赤巴、培根既用来解释人的正常生理活动、某些疾病发生的原因,还用来区分人的类型。藏医将人分为龙、赤巴、培根三种类型。
龙型的人其特点是:消瘦,面色灰黄,怕冷,爱说话和唱歌,爱吵架,性格活泼等。赤巴型人的特点:易饥渴,多汗,面色发黄,个性强。培根型人其特点是:身体肥胖,脸色发白,怕冷,嗜睡,性情温和。体型一方面可反映人的某些生理特点,另一方面又与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。
疾病发生的原因分内因和外因。内因方面关系较大的是人的类型和年龄。龙型的人和老年人易患龙病。赤巴型的人和青年人易患赤巴病。培根型的人和小孩易患培根病。外因则主要为季节气候,地区环境及饮食起居等的变化。培根病多发生于春季,龙病多发生于夏季,赤巴病多发生于秋季。寒冷易发龙病,干燥炎热易发赤巴病,潮湿易发培根病。在饮食起后方面,过饥、过他、过度劳累、思虑过多等等,均可引起体内龙、赤巴、培根的紊乱和功能失调,在外因与内因共同作用下可导致疾病的发生。
疾病侵入人体的途径:一般由表人里,经皮肤→肉→血→骨→五脏六腑。龙、赤巴、培根三类疾病在人体中并不是始终固定不变的,如治疗不当,受体内因素或外界环境影响,可以互相转化。单一的病可引起另一种病的发生,这叫做转化或变症。如龙病用苦寒药物治疗,龙病不愈,反而引起赤巴病或培根病的发生。同样,赤巴病和培根病亦可转变为其他疾病。龙、赤巴、培根三类病的变种共分十二种。此外,龙、赤巴、培根三大因素既可单独致病,亦可二者或三者混合致病。
尽管疾病多种多样,但是均可归纳为寒热两大类。龙病、培根病、漫怀病属于寒性病;而赤巴病、血病、急性病均属于热性病。
二、生理和解剖
《四部医典》中关于人体解剖和某些生理方面记载比较详细。藏医所指的脏腑包括:1.五脏一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;2.六腑一胃、隆(相当十二指肠)、肠、胆、膀此、"三姆休"(按其藏灸穴位和中医背部俞穴的位置来看,可能相当于中医的三焦,但其功能又与三焦不相同)。对于五脏六腑、肌肉和脉络(神经和血管)的解剖位置或数目,以及如何绘制人体解剖图,《四部医典》中都有说明。在生理方面,主要对月经周期、胚胎发育、分娩、神经和消化系统的功能等方面论述比较详细。归纳解剖和生理两方面的内容,其中有三项直到科学发达的今天仍有其科学价值。
1.月经周期和胚胎发育
书中指出:妇女 12岁来月经,50岁绝经,每月一次。来月经时,妇女常有腰部和下腹部胀痛,乳房发胀,情绪不稳定等表现。当怀孕后,38周期分娩,这些叙述都相当正确。另外,还提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,胚胎要经历鱼期(相当于水生脊椎动物)、龟期(相当于爬行动物)及猪期(相当于哺乳类动物)等,体现动物进化过程的几个阶段。正如恩格斯所说的:"母腹内的人的胚胎发展史,仅仅是我们的祖先从虫豸开始的几百万年的肉体发展史的一个缩影"。关于胎儿之所以能发育成熟,则是全靠母亲的营养物质通过脐带供养胎儿的结果。用比喻来说,母亲、脐带与胎儿的关系就如水塘、水渠与庄稼的关系。母亲好比水塘,脐带好比水渠,胎儿好比庄稼,水塘中的水通过水渠,滋润着庄稼,使之发育生长。此外,关于妊娠早期反应,怀孕后应当注意的事项及分娩的征兆的论述,与现代医学基本是一致的。
2.解剖方面
除初步描述五脏六腑的解剖位置和骨骼的数目外,还指出有牙32颗,肋骨24根,四肢大关节12个等等。还采用取类比喻,谓心脏相当"国王",肺相当"大臣和王子",这与中医的"心为君主之官,肺为相传之官"等的说法很相类似。
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早在公元1704年,名画家兼藏医洛札.丹增诺布所画的一张解剖图。藏医对人体解剖虽然早有一定的认识,但是,由于宗教的统治和影响,长期以来,一直按照宗教的观点,把心脏的位置画在胸腔正中外,而且心尖朝上,这完全是唯心的。洛札.丹增诺布本人亲自看了一些尸体之后,他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,一反正统的宗教观念,画出了新的解剖图,正确地把心脏画在胸腔正中偏左的位置,心尖朝左下。另外,对于器官与肺、腹腔内各脏器解剖位置和形状,描绘得更加符合人体的实际情况。这不仅是藏医、而且也是祖国医学解剖学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。
3.关于神经和血管的功能方面人体内有各种脉络,其中连接入体内外的叫做"联结"脉,联结脉又分为白脉和黑脉。脑为白脉之海,像树根一样,自脑向脊髓内伸出一支较粗的白命脉,由脑和脊髓发出若干分支,分布于五脏六腑及四肢,隐藏于内,外面肉眼看不见,主感觉和运动。如白脉受伤,便丧失其功能,不能活动。在彩图十五中还能看到从坐骨大孔发出一支大的白脉,相当于坐骨神经。黑脉不跳动,黑脉上的某些部位是医生放血疗法的穴位。另有跳动的脉叫"如玛"脉,与心脏相连接。总之,脉络是气血的通道,是维持人体生命的根本。
上述的这些描述表明:黑脉即静脉,"如玛"脉即动脉,白脉即神经,而神经司感觉和运动。在公元18世纪初,藏医对神经和血管的功能就有了这样的认识,对医学上的贡献是相当大的。
三、诊断疾病的方法
藏医院诊断疾病的方法主要靠问诊、望诊、触诊。诊断病人患有何病叫做认病,认病主要靠征候,病和征候的关系好比火和烟的关系一样,火是烟的基础,烟是火的表现。所以认病必须先认识征候。不懂得这个道理的医生,就认不清病人的征候,好象错误地把水蒸气看成为烟雾,或见云就以为准要下雨一样, 把不可靠的东西看成可靠的东西。要确诊疾病,分析病的征候非常重要。
1.问诊--凡与病情有关的情况均要仔细询问,包括起病的原因,发病的时间,症状,用药物的情况,发病与季节气候和饮食起居的关系等。特别是病因,患病的部位和症状,应当-一问清楚(三诊中心问诊为最重要)。 2望诊--凡能用眼睛看到的都要观察,包括病人的神色、体型、皮肤颜色、大便、小便、痰等。特别要仔细观察舌和尿的变化,舌诊主要是看舌质和舌苔。例如,龙病的病人,舌质红,舌苔干而粗糙;赤已病的病人舌苔黄而厚;培根病的病人,舌苔白而滑等。尿诊是藏医观察疾病极为重要的手段之一,因此,观察十分仔细。
尿诊的方法是:医生首先看尿的颜色或冒热气的情况(尿蒸气的情况),嗅气味等,然后用一根细棒搅拌尿液,看尿的泡沫(包括泡沫多少、大小、颜色、消失快慢)、沉淀物之有无及其形状、漂浮物等的变化。例如,热性病人的尿呈红黄色,气味大,有臭味,尿的热气维持时间久,泡沫稀少呈黄色,且消失快,沉淀物如乱云状。又如,尿中沉淀物形状似砂粒者为肾有病。
3.触诊:主要是切脉。藏医切脉的部位和方法基本上与中医相同。亦分寸、关、尺三部,且其藏语的发音亦与汉语相近,即"寸、甘、恰"。切脉的手法分浮取、中取、沉取三种,寸、关、尺三部所代表的脏腑,男女略有区别,男子左手之寸、关、尺脉分别反映心、脾、肾(左肾)及"三姆休";右手之寸、关、尺脉分别代表肺、肝肾(右肾)。妇女寸脉反映为脏腑,左手为肺,右手为心,其余相同。正常人一息(一呼一吸)脉跳五次,柔和有规律。而多于五次者有热、少于五次者有寒。脉象因病而异,主要分十二种。热性病之脉象为数、洪、大、弦、滑、硬;寒性病之脉象为沉、迟、弱、细、浮、虚。各种病症均各有其表现的脉象。脉诊还应与望诊相结合,以测病人之生死,当病人出现下述情况者可能死亡:心脉摸不到,舌中间发黑者;肺脉摸不到,鼻翼下陷者;肝脉摸不到,下唇外翻者;肾脉摸不到,耳向后听不见声音者。藏医关于脏腑的脉象与五官(舌、眼、鼻、耳、唇)的变化相联系的观点,彩图中对此描绘得很生动,其本质乃是中医脏腑学说中的心开窍于舌,肺开窍于鼻,肝开窍于目,肾开窍于耳,脾其荣在唇。藏医脉诊中还有生命脉诊法,其切脉部位亦在前臂尺测与中医切诊的寸、关、尺相应的部位。
藏医诊病,除了望诊、触诊、脉诊三种方法外,还有药物试验诊断法。总之,根据望、触、问三诊断得到的印象,加以分析的归纳,从发病原因判断疾病的性质,从症状到体征判断方法基本相似。因而也确知藏医在某些方面受中医理论的巨大影响。
四、治病的原则
藏医治病包括饮食、起居、内服药物、外治等四个方面,治病除使用内服药物或外治法外,对饮食起居也很重视。
在内服药物方面,亦是根据"寒者温之""热者寒之"的原则。因此,藏药方剂亦均有寒性和热性之分。由于各种疾病具有不同的特点,治病时还应根据药物的性味,特别是药物的效能,针对病情而选择用药。此外,还要注意下述九种特殊的治疗原则:
1.诊断没有把握时好比猫捉老鼠要仔细观察,然后确定诊断;
2.诊断确定后如有把握治疗,则应向病人说明情况,拿出办法治疗;
3.病人用药后如病情未见好转,要像驯野马似的,掌握规律,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;
4.对大病或重病,应当采取以药物为主的积极治疗。这好比同敌人作战,要采取歼灭战的方法;
5.对小病或轻病,宜采用调节饮食,注意起居以及药物或外治等治疗措施,而以饮食起层调理为主。正如上楼梯一样,逐步加以解决;
6.对久病患者应仔细了解病人过去用药的历史,认真分析用药是否恰当,看准了之后再给予治疗;
7.对单一的病,要像英雄作战一样,大胆果断地采取治疗措施,以免并发其他疾病;
8.对有两种以上的病同时存在时,则应分其轻重主次,哪种病严重就先治该种病;
9.医生应全面考虑病人各方面的因素,正确使用药物剂量。正如用牛和羊驮运货物一样,要区别对待,不能强求一样。对疾病恢复阶段应注意善后调理,以防复发。外治疗方面:
所谓外治疗法是在人体外表的某些部位,使用某种方法进行治疗,以达到治疗目的。
外治疗法内容多种多样,包括:1.擦身、按摩;2灸法--火灸和艾灸两种;3.拔罐法一火罐和牛角罐;4.外敷法一热敷和冷敷,热敷多用于治疗消化不良之胃寒症、急性疼痛发作等病症,冷敷多用于治热病和炎症等;5.药物外治法--熏药法,药水浴,药物擦身;6穿刺法;7放血疗法。
放血疗法;系用小刀切开人体某些部位的浅表静脉,放出小量血液,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。诸如伤肿,伤口久不愈合,牛皮癣,某些类型的麻风等,均可试用放血疗法。行放血疗法患者必须身体强壮。体弱、老人、小孩、孕妇均不宜采用。总之,外治疗法方法甚多。其中加药水浴、药物擦身等等常用以治疗瘫痪,关节炎,四肢肌肉萎缩等慢性疾病。
藏医火灸穴位中有许多穴位与中医针灸的穴位几乎完全相同。例如:人头部相同的穴位有百会、地仑、人迎等。在人体背部,藏医的膈肌穴、肝穴、赤巴穴、脾穴、胃穴、肾穴、膀胱穴、"三姆休"穴等,分别相当于中医膈俞、肝俞、胆俞、脾俞、胃俞、肾俞、膀胱俞、三焦俞。上述穴位不仅位置相同,主治疾病亦基本一致。
五、预防和治病
1.防治方面:为了使人健康与长寿,平日应注意饮食起居,加强营养和锻炼身体。年老体弱者还可服用补养物以强身。关于日常饮食起居、季节气候及个人活动方面应注意的事项,妇女月经期、怀孕期及产褥期卫生保健知识,藏区人民当时吃的各种粮食、豆类、肉类、饮料(奶、酒、饮水)和蔬菜类的性味和用途,在《四部医典》中都叙述得很细致。以饮水质量而言,认为泉水最好,从森林中流出的水最差。饮用阳光少、有咸味、小虫多、浸泡着腐树的水容易患病。
识别有毒食物方法:让狗吃了会出现呕吐。
锻炼身体的方法:平日多运动、擦身、洗澡等等。并且要注意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。例如:用三棵针的内皮水煎液滴眼,每七日一次,可防治眼病。现代的研究证明:三棵针含有杀菌消炎作用的黄连素。总之,平日讲究卫生,加强锻炼,可以减少疾病,提高健康水平。
年老体弱者可服补养药,补法分正规的和非正规的两种。正规的补法,事先要做些准备,先要吃油脂性食物和服轻泻剂,以洗净胃肠,然后正式服补养药。非正规的补法事先不需要做什么准备,随便服补养药即可。最常用的补养药是用诃子、毛诃子、余甘子制成的"三果"丸,或"三果"丸加黄精、天门冬、当归、刺蒺藜、喜马拉雅紫茉莉配制的补药丸。补法可保持强壮身体,五官灵敏,防老,以达到补虚除弱和扶正祛邪。
2.治病方法:《四部医典》第三部专门介绍内、外、妇、儿、五官等各科数百种常见疾病的诊治方法,每一种病一般都以病因、分类、症状及治疗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。《四部医典》虽产生于公元8世纪,距今已有1100多年。但其中许多内容的论述与现代西医学相应的疾病基本相同。此略举例加以说明:
病因方面:1.炭疽病:系因吃了有病动物的肉所引起。2.浮肿:因饮食不当,不能给肝脏输送饮食精微,黄水(水液)被驱散至全身的结果,这相当于营养不良性浮肿。3.雪地行走过久,会引起雪盲。4痔疮和脱肛:系由于腹泻过多,骑马时间过久或大使干燥等。
分类方面:1.急腹症:有两种属于虫积(指蛔虫)和炎症。2.天然毒物:分植物毒如乌头、唐古特山莨菪;动物毒如疯狗、毒蛇、蝎子咬伤。
症状方面:1.炭疽病:全身发烧,局部皮肤起小疹、破溃、呈黑色、有渗液流出,如向体内发展,有生命危险。2.头部外伤:可发生脑震荡,病人昏迷不醒或有呕吐,检查病人的头部或有凹陷骨折,如不及时抢救,拖延三四天,便无法治疗。3.甲状腺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,彩图中很形象地描画出病人甲状腺肿大及关节受累的情况,使人一目了然。治疗方面:既有内服药物,又有外治法。藏药包括植物、动物及矿物药。既有复方又有单方;复方药物少则几味,多则数十味。一般将药物粉碎制成散剂或丸剂,亦有用汤剂和单味药者。藏区药物资源丰富,种类繁多,药材绝大部分采自本地。
六、药物
藏族人民早在公元前300多年,就有"毒"和"药"的概念。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,初次创造了藏文以后,藏医、藏药也有了较快的发展。
公元8世纪,著名的藏医学家玉妥宁玛.云旦贡布(老玉妥)经过几十年的努力,编著了藏医最著名的经典著作《四部医典》该书第二部十九至二十一章中详细地叙述了藏药的六味、八性、三消后及十七效等丰富的医药知识。其中包括药性的寒热、药物的生长环境及区别,贵重药材、动物药、矿物药、植物药等分为399种类型药。各种药物又按其治疗疾病的用途,分为脏腑之药、清热药、增热药、解毒药、止泻药、止咳化痰药、打虫等多种药类。后来,在藏王赤松德赞的勉励下,由七位王室保健医生编写了藏区药用植物的《医用草药本草》,共收载300多种药。同期,比如扎那又编写《本草秘诀》。这是他为发展藏药事业作出的不可磨见的贡献。
12和13世纪,先后由著名的藏医学家王妥莎玛(新玉妥)在以上几种药书的基础上著写了《本草集成》一书,让穷多吉著有《药名词海》一书,给藏医药增添了更丰富的内容。
14世纪北方学派的代表人物米尼玛.通瓦电旦的学生著有《本草集成宝库》。该书不但包括了总论、药源、质量的鉴别、寒热药性的总识别、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的区别、药物的形状及颜色、嗅、味、触(用于接触植物外部的感觉)的鉴别、药物分类等知识,而且叙述了藏医植物药的名称起源。总之《本草集成宝库》是北方学派的著名药书之一。
南方学派的创始人舒卡.年姆多吉召集了列、洛、加尔、埃、娘、贡布等南部地区的有名望的藏医,编写了《识药珍宝》(仁钦冲毕)、《草药明鉴》(门欧色齐)、《药味铁珠》(若果加称)、《甘露库》(堆子增布人《某露藏库》(推子弟儿崔)等。其中包括了药名、药味、能、消后、药性以及药物的解释等丰富的内容,极大地发展了南部的藏药事业。
17世纪威望甚高的德斯.桑杰加措,依据《四部医典》内容,主持绘制的79幅彩色挂图中包括《四部医典》论述本关于药物的三章,分为六幅药物彩色挂图。其中三幅绘制了药物399种,另有三幅由德斯.桑杰加措补充绘制了药物376种,共计收载了775种。所绘药物,色彩鲜明,形象真实,引人注目。这是藏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,也是医药史上的重要成果。
18世纪的蒂玛.旦增平措是一位著名的药学家。他出生在藏区昌都地区的贡觉宗(县),系古代九位藏族名医中一位叫比吉的后代。蒂玛.旦增平措终年八十岁,生前著有医学方面的书籍共42部,其中《晶珠本草》是藏药本草的一部巨著,共收载药物2294样,接种类分共有1176种。该书作者对每一种植物的形态、特征、别名、性、味、产地、生长环境、效用以及用法等方面,均作了全面、详细的记述。《晶珠本草》在拉萨和德格两地都有木刻版,至今仍然是研究藏药的重要参考书。
钦绕罗布是20世纪著名的藏医学家。他从小在拉萨的药王山医学利众寺学医。1915年,钦绕罗布创建了研究藏医和天文历算的学术机构--门孜康(即拉萨市藏医院的前身),并被任命为院长。他亲自培养了许多藏医研究人员和医师,同时著书立说,编写了医书《孺童医师精宝》和鉴别药物的简明手册《奇妙的金粒》以及鉴别外来药材的《如意宝瓶》。另外,他还编写了藏药配方集《甘露宝瓶》等内容丰富的藏药书籍,为藏医、藏药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。
德高望重的钦绕罗布院长虽然已经与世长辞了,但目前拉萨市藏医院基本上仍按老院长的学术观点,实践于药物的鉴别和临床的治疗。
藏区是祖国的一块宝地,地势独特,药物资源丰富,种类繁多。藏区可利用的药用植物就有一千多种,约占全国药用植物总数的一半以上。有些动、植物药材十分名贵。例如,天麻、虫草、康香、熊胆、贝母、三七、羚羊角等。还有许多药物是青藏高原的特产。例如,虽有大毒,但能解癌止痛,治疗瘟疫和炭疽病的喜马拉雅东莨菪(anisodus luridus);能补益脾肾,医治肾炎水肿病的喜马拉雅紫茉莉(mi-rabilis himalai-ca);具有和胃疏肝功能,主治溃疡病、肝炎的唐古特青蓝(dracocep-halum tangutl一cum);具有祛风清热、止咳化痰功能的螃蟹甲(ph-iomis younghus-bandit)以及喜马拉雅雪莲、高山龙胆等等。用于藏药的动物药材亦有百余种,有些种类亦为藏区所特有。
在药物的应用方面,藏医具有自采、自种、自配、自用药物的优良传统。成药的类型可分为汤剂、散剂、丸剂、药露、酥油药丸、假制药、药膏、药酒等等,剂型繁多,目前常用于临床治疗疾病的成药有三百多种,效果良好,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。
藏医既用内服药,又有外治法,常用的配方用药少则仅二三味,如止鼻血的二味三棵针是由三棵针内皮和藏茵陈所配成;多则可达上百味,加七十味珍珠丸由70味药物所制,又如常觉漆木解毒丸由130味药物所配成。
《四部医典》第四部最后总结了治病最好的单方52种和配方23种,例如,治疗心脏病的肉豆蔻,治肾病的小豆蔻;治胃病用石榴子;治肝病用草红花、五灵脂;治血病用纤毛婆婆纳、藏黄莲;治赤巴病有藏茵陈、波梭瓜;治急腹症用天仙子;止血用熊胆;治急腹症和虫病用五味麝香丸;治眼病用九味明目丸(散);治"木布"(胃溃疡)用七味木瓜丸等。
藏医将所有疾病归纳为"寒症"和"热症"两大类型,药物亦分为寒、热两大类,治疗"热症"用"寒性药",治疗"寒症"用"热性药"。藏药除了分"寒""热"以外,还用一种相当于 "五行"(即上、水、火、气、空间)的理论来加以解释,另外,藏药还分为六味、八性、十七效。六味即成、酸、苦、辛、甘、涩(中医分为辛、甘、酸、苦、咸"五味");八蚀即轻、重、宰、热、钝、锐、润、糙(中医分为寒,热、温、凉囱种不同的药性即"曲气");十七效即轻、重、寒、热、稳、动、润、燥、温、凉、钝、锐、于、稀、柔、糙、软,效果是药物性质的进一步说明,是指药物针对治疗疾病所起的作用。以上是藏药的基本理论。
藏药的服药时间和服药方法是与"龙""赤已""培根",,在一天之内的,变化和时间结合起来的,这与其他医学相比又有其独特之处。综上所述,《四部医典》是集古代藏医学之大成,内容丰富,有独特并较完整的理论体系,强调整体观念,又具有藏区高原高寒地区的特点。直到今天,仍有效地指导藏医的临床实践,至于用彩色挂图方式生动形象地把一部八世纪的医书《四部医典)的主要内容系统地描绘出来,使人们便于学习和理解藏医藏药,不仅在我国是首创,在世界上亦属罕见。可谓是艺术和医学相结合的产物,也是祖国医药学伟大宝库中的一份重要文化遗产。发掘和整理祖国藏医学遗产是我们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。
今天的藏医药学在党的关怀和正确领导下,得到了进一步发展。我们重新整理了古代藏医学的《四部医典》以及藏医藏药方面的其他历史资料,建立了一定数量的藏医队伍,在拉萨新修建了藏医院门诊部大楼,并配备了心电仪和一些化验设备,拉萨市藏医院现已成为藏医药学防治疾病、科学研究的中心。在多年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,特别对胃病、消化道溃疡、肝病、关节炎等,都收到非常满意的效果。
《四部医典》是古代医学重要成果之一。在1200多年前,能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科学水平的独特论述,给我国医学史上增添了不朽的光辉。它也是藏族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。在历史条件下,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;由于出书时正处于当时的奴隶制社会,因历史条件所限,科学不发达、宗教盛行等原因,著作中存在着许多封建迷信的内容和色彩,如借尿诊打卦法来判断疾病是什么鬼邪引起的,便是一例。这些唯心主义的东西在我们研究整理中尽量剔除,使它"古为今用""去粗取精",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,为保护人民的健康,为创造我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作出新的贡献。(来源:中国藏医藏药网)